日期:2025-07-21 00:21:20 标签:
《大宋宫词》这部剧不错,主演,是我最喜欢的女演员刘涛;背景,是我最感兴趣的北宋。
看了几集,有点一言难尽…网上吐槽很多,就不凑热闹了。 刘涛扮演的角色是刘娥,可以说是北宋最为传奇的一位女子,她的故事,确实值得一拍。 今天,先不谈这个电视剧,讲讲史书里,刘娥的故事。另外,北宋朝堂背后的传奇女子,其实还是蛮多的,所以,借这篇文章也讲一下另两位:高滔滔(高太后)和孟皇后(元祐太后)。 壹 刘娥之所以能成为传奇,主要有这样两个原因。 其一,她从一个落泊的民间女子,而且是已婚,一跃而成为北宋皇后,这个反差实在太惊人。 其二,她是北宋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,能够与吕后、武则天齐名,却又得了个“有吕武之才,无吕武之怒”的好评。 刘娥出生在军人世家,祖父是五代十国期间的大将军,而父亲,是宋太祖赵匡胤时的指挥使。 但不幸的是,还在襁褓中的她,父母就意外身亡,刘娥成了孤女,寄养在了母亲娘家。
刘涛还是美美哒~ 根据《宋史.后妃传》记载,刘娥从小就“善播鼗(táo)”,即擅长演奏一种类似于拨浪鼓的乐器。 后来,“蜀人龚美者,以段银为业,催之入京师。后年十五入襄邸…”。一个叫龚美的四川银匠,把刘娥带到了汴京。然后,十五岁的刘娥进入了襄王府(襄王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,当时叫赵元侃,后来又被封为韩王)。 感觉宋史的记录有些语焉不详,应该是为尊者讳的缘故。而司马光的《涑水记闻》,就记录得更详细些了: 龚美以锻银为业,纳邻倡妇刘氏为妻,善播鼗。既而家贫,复售之。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,言于王,得召入宫,大有宠。 银匠龚美其实是刘娥的丈夫,而“善播鼗”,是因为刘娥是个倡妇(歌女)。龚美因为家贫,就把老婆带到了汴京,然后卖给了襄王府。
《大宋宫词》中,周渝民扮演的宋真宗 赵元侃很喜欢刘娥,但他的乳母秦国夫人,看不惯赵元侃沉溺于美色(个人猜测,主要还是看不惯刘娥出身低微),所以就到宋太宗那里打了小报告。于是,太宗不高兴了,赵元侃不得不将刘娥送出了府。 刘娥并没有被抛弃,而是被赵元侃安置在了张耆家中,并且不时与她私会。 后来,宋太宗驾崩,时为太子的赵恒,继承了大统。即位后不久,宋真宗就把刘娥接入了宫中。 一开始,刘娥并无名分,直到七年后,被封为四品美人。之后,又晋升为修仪、德妃。 北宋小贴士 北宋后宫的品级制,沿用的是唐制。皇后一名;妃五名,分别为贵妃、淑妃、德妃、贤妃和宸妃(仁宗时新增);嫔十八名(仁宗前为九名),属正二品,和我们看的清宫戏里,皇帝给嫔妃取名字不同,宋朝的嫔都有固定的称号,修仪就是称号之一;婕妤九名,正三品;美人九名,正四品;后面就是,正五品才人,正六品宝林,正七品御女和正八品采女。 从德妃到皇后,刘娥引发了激烈的朝堂之争。想让她做皇后的,貌似只有宋真宗一人,而反对的,是一干重臣。反对的理由是“出身微贱,不可为一国之母”。 领头反对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寇准,他后来还逼着宋真宗御驾亲征北伐了辽国,所以…皇帝拗不过这些大臣。 最终,刘娥还是被册立为皇后,不过是在之前的郭皇后去世的五年后,也就是宋真宗和大臣们“斗争”了五年。 能成为皇后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刘娥在两年前有儿子了,是当时唯一的皇子。孩子名叫赵受益,后来叫赵祯,就是著名的宋仁宗。 这个孩子,引发了一个著名的故事:“狸猫换太子”,成为了刘娥出名的另一个原因。
这个故事,在《包公案》和《三侠五义》里都有,大致是这个样子的: 宋真宗的刘妃和李妃同时怀孕。刘妃买通太监和接生婆,在李妃分娩后,把刚出生的皇子抱走,换上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。 皇帝看到李妃产下的是只妖物,就把她打入了冷宫。不久,刘妃的孩子生下来了,是个男孩,于是被立为太子,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。 六年后,太子夭折,而宋真宗也再无子嗣。于是,皇帝就把兄弟八贤王的儿子收为义子,并立为新的太子,后来成为了宋仁宗。 你说巧不巧?这个义子是皇帝的亲儿子呢!因为他就是李妃那个被狸猫换走的孩子。当年,刘妃命令一个叫寇珠的宫女,去偏僻处勒死这个孩子,但寇珠不忍,就送到了八贤王那里。 后来的故事,就是李妃逃出了冷宫,遇到了包大人。包大人查出了事情真相,宋仁宗终于和生母相认。 这个故事充分回答了一个问题:改编自历史的虚构小说,威力有多大?你看,刘娥因为这个故事,长期在老百姓心中,就是一个恶毒妒妃的形象。 史书中关于仁宗生母的故事,并不复杂。 李氏是刘娥的侍女,被宋真宗宠幸后,生下一个儿子。皇子还在襁褓中时,刘娥就将这个孩子取为己子,并让杨淑妃代为养育。 这个故事之所以变得复杂,是在刘娥死后。八王爷赵元俨(就是故事里八贤王的原型),在佯装疯癫十几年后,向宋仁宗告发了刘娥,说刘娥害死了李氏。于是仁宗派人去查看李氏的灵柩,发现在水银养护下,面色如生。于是感叹道:“人言其可信哉!”
《清平乐》中的八王爷,这不是大江大河里的大寻嘛! 赵元俨为什么要诬陷刘娥?以及他为什么要装疯卖傻十数年?都是有原因的,简单来说,他斗不过刘娥,但又害怕刘娥猜忌并加害于他。因为,刘娥的手段确实不一般。 宋真宗在世的时候,身为皇后的刘娥,已开始帮助真宗批阅奏章,处理政事。 后来真宗多病,刘娥渐渐把持了朝政。真宗内心感到不安,透露出想让太子监国的意思,然后,寇准就积极地参与进来,并开始起草诏书。不料事情败露,真宗把责任全部推给了寇准。于是,刘娥团结了另一位权臣丁谓,将寇准罢相。 再后来,真宗驾崩,仁宗年幼,丁谓意图架空刘娥,独揽朝政。结果被刘娥以雷霆手段,直接在朝堂上罢相,贬去了海南岛。 至此,刘娥扫除了她的所有政治对手,开始临朝听政。注意,并不是垂帘听政,而是直接临朝,仁宗位左,刘娥位右。另外,她还身穿龙袍(衮衣)。
《清平乐》中,身穿衮服的刘娥 1033年,在仁宗登基的11年后,刘娥崩逝。死前,她大赦了天下,将寇准等已死的政敌恢复旧职,丁谓也回到了内地。 喜欢刘娥的人,说她为“仁宗之治”打下了基础;不喜欢的,说她欺骗、打压、限制了年轻时的仁宗。 是黑是白,众说纷纭,但“传奇”二字,是一定当得的。 贰 第二位传奇女子,高滔滔,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的皇后。 算起来,高滔滔是刘娥的孙媳妇,只不过,宋仁宗不是刘娥亲生的,宋英宗也不是仁宗亲生的。 宋英宗赵曙(原名赵宗实)和高滔滔的爱情故事,是中国古代皇宫里,极其少见的那一种。 首先,两个人是青梅竹马式的自由恋爱。赵宗实本是仁宗的侄子,但因为仁宗子嗣单薄,所以很早就把这个侄子接到了皇宫里。而仁宗的曹皇后,也因为膝下无子女,就把外甥女高滔滔接进宫,当女儿来养。
《清平乐》中,和赵宗实一起读书练字的高滔滔 两人年龄相当,因此经常一起在宫中玩耍、读书,相伴着成长,最终生出互相爱慕之意。仁宗和曹皇后也很看好他们这一对,于是在高滔滔16岁的时候,与赵曙结了婚。因为二人和皇上皇后的特殊关系,这段婚姻,被称为了“天子娶妇,皇后嫁女”。 其次,这段爱情故事更难得的是,宋英宗的后宫里,没有任何其他嫔妃,而只有皇后高滔滔一人。所以,英宗的四个儿子和四个女儿,都是高滔滔所生。英宗驾崩的前一年年底,为了冲喜,高滔滔才为丈夫选了三位嫔妃。
《知否》里的英宗和皇后,因为不是正史剧,所以不姓高 除了传奇的爱情故事,高滔滔和祖母刘娥一样,也是北宋掌权听政的女子之一。 高滔滔的儿子赵顼,就是著名的宋神宗。神宗38岁早逝,传位给了10岁的儿子赵熙,即宋哲宗。神宗去世前,留下遗诏,委托母亲高滔滔,辅佐年幼的新君。 高滔滔以太皇太后的身份,临朝听政了8年,直至62岁薨逝。 她废除王安石新法,起用司马光等人,勤俭廉政,励精图治,造就了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、政治清明的小盛世时代。被《宋史》誉为“女中尧舜”。 叁 最后要说的这位传奇女子:孟皇后,可能是您最不熟悉的一位。但如果说起她“两次被废,三次封后”的传奇经历,您应该还是会感兴趣的。 说来也巧,本文中三位女子的人物关系比较统一。高滔滔是刘娥的孙媳妇,而孟氏,又是高滔滔的孙媳妇。 高滔滔很喜欢这个孙媳妇,于是,孟氏成为了宋哲宗赵熙的第一任皇后。但就在第二年,高滔滔去世,宋哲宗亲政。 哲宗似乎对奶奶的一切安排都比较抵触,朝堂上,他推翻了之前的施政方针,重新起用更为激进的新党;后宫中,在宠妃刘婕妤的帮助下,收罗孟皇后的罪状,最终将她废黜。 孟氏没有被打入冷宫,而是成为了一名瑶华宫女道士。四年后,哲宗驾崩,弟弟赵佶继位为宋徽宗。 哲宗、徽宗的母亲叫向太后,她和婆婆高滔滔一样,也很喜欢和看好孟氏,于是,让徽宗重新把孟氏立为了皇后。当然,这只是名义上的,本质上她还是个寡妇。
徽宗其实不想立孟氏,他和哥哥哲宗一样,醉心于新法。所以,对奶奶、母亲的这些安排,都颇觉反感。 但徽宗不敢和向太后对着干。要知道,哲宗是猝然驾崩的,如果不是向太后当机立断立赵佶为新帝,局面真还不好说。(北宋真是女强人多…) 但一年后,向太后死了,徽宗毫不犹豫地,再次废黜了孟皇后。 被两立两废的孟氏,又回到了瑶华宫。 这已经够折腾的了,但随后,更传奇的事情发生了。 宋徽宗最终酿成了“靖康之变”,他和儿子钦宗被金人掳去北方的同时,金人也整体搬迁了北宋的整个皇室,目的就是不给赵宋留下一点点“火种”。
但金人唯独漏掉了孟氏,因为她不在皇室名单上。 金兵在撤离汴京前,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叫大楚,皇帝是被百官“选”出来,被迫上台的张邦昌。 金人走后,张邦昌想还政赵氏,就是把政权还给当时不在汴京,北宋唯一的“火种”,康王赵构。 但当时遇到一个难题,双方都在犯嘀咕的难题。赵构怕这是个圈套,不敢回汴京接收政权;百官也有点怕赵构回来后,治他们保卫汴京不力的罪。 这个难题被一个叫吕好问的大臣给解决了,在他的建议下,张邦昌迎回了孟氏,并立为元祐太后(这就是第三次封后)。也就是说,孟氏成了当时汴京城中,唯一能代表赵氏政权的人,而立她为后,并让她垂帘听政,就表明了张邦昌还政赵氏的最大诚意。
赵构南渡杭州后,建立了南宋,即宋高宗。他和元祐太后,成为了北宋皇室极少数的两个幸存者。而元祐太后,也为南宋初期的局面稳定,做出了一定的贡献。
易码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、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易码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滇ICP备2023009294号-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