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5-06 12:36:19 标签:
引言 在现代社会,电视剧是人们休闲娱乐时最受欢迎的一种媒介。电视剧中的剧情和人物形象都经过了编剧和演员的精心构思和塑造。不过,历史剧中本应严格遵守历史事实,但是如果历史剧中存在错误的历史描述,会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误解。因此,今天宋安之就来为大家讲述清宫剧中存在的历史错误,更希望大家看到的电视剧能够更严谨的还原历史。 关于皇帝下达命令 清宫剧中基本上皇帝下达命令,常用的方式是以圣旨宣布。圣旨是清朝皇帝的一个代称,意味着皇家声音。但是真实历史上,清朝皇帝发布命令,一般是以上谕黄纸的方式发布。谕黄就是黄色的一张纸,上面写着皇帝的旨意和内容。谕黄可以说是清朝皇帝的正式命令,同时也是明确要求民众遵守和执行的指令。可以说清朝的皇帝并不经常使用圣旨的方式发布命令,而是使用谕黄的方式更为常见。
电视剧中的错误不只在于用圣旨的方式发布命令,而在于圣旨的外形和文字。电视剧中的圣旨通常是很薄的纸张,甚至是一张普通的纸,而真实的圣旨是由十分珍贵的黄色绢纸制成,厚度通常为八层,而且每层之间都需要粘合。除此之外,圣旨上面的文字也很有讲究,文章必须符合规范,文笔流畅,而且必须使用清代的官话。 关于发型 在清宫剧中,一般男子都是梳着阴阳头。所谓阴阳头,指的是头发的前半部分完全剃光,后半部分保留,并将头发编成发辫。但实际历史上,清朝的发型是随时间而变化的,日积月累之下变化相当大,阴阳头只有清末时期才开始流行。
清朝建国之初到乾隆年间,男子的发型是金钱鼠尾,也就是前面完全剃光,后面“鼠尾”部分必须要穿过铜钱上的小孔。此发型是清朝规定的发式,持续了将近150年左右。嘉庆年间,随着和平久贵,全国安定,加之嘉庆皇帝取消了“文字狱”,民间舆论得到了减轻,人们渐渐开始追求美的事物。在金钱鼠尾的基础上,又开始有了蓄发的新变化,于是猪尾巴发式应运而生。这种发式之后成为了清朝最主流的发型,与金钱鼠尾形式相似,只是将尾部弯出一圈。到了清朝末年时期,阴阳头开始风靡,成为清朝男性发型的代表。 关于称谓 历史剧中经常出现生前自称谥号和庙号的描写,相信许多观众都听过孝庄太后“我孝庄xxxxxx”的台词。但是在古代,自称谥号和庙号都是人死后才挂上的,因此将中人之名用在自己身上是不合适的。
关于“乱搞皇宫” 在一些历史电视剧中,皇帝天天都会在后宫妃嫔中选择美女陪伴,等式样的场景时常出现。这一形象无疑抹黑了清朝后宫的形象。实际上,后宫对妃嫔的管理是极严格的。各级官员对后宫的管理十分严格,防止发生乱搞的事情。而且,被攻占后宫的女性爱情故事更是几乎没有。在清朝时期,皇帝会通过赏赐和授予官职等方式来激励后宫妃子对国家的效忠,但这绝不包括什么私生活。清朝皇帝对于妃嫔的选择,也是需要遵循一些关于品德和家庭背景的规范的。 关于纪晓岚和和珅 许多观众认为纪晓岚和和珅是死对头,不过这种判断通常来源于电视剧的夸大描绘。实际上纪晓岚和和珅并不是死对头,两人的差距非常大。纪晓岚是清朝时期的一个纯文官,一直在文化部门工作,而和珅则是因为乾隆皇帝的赏识在政治上得到了很高的地位。两人的身份和地位相差悬殊,纪晓岚并没有与和珅产生过过多的冲突。
关于人物形象 清朝电视剧中常常描述皇子们都是英俊的美男子,与美丽的女性配对。但是,实际上清朝宫廷中的女性都有着比较平庸的容貌,官府和贵族家庭一般也不会挑选外貌出众的女性来进入宫廷。这可能与当时的审美观念有些不同,但在描述清朝宫廷的时候,这点应该被更为准确地还原。 关于大臣面对皇帝的称谓 在电视剧中,清朝大臣在面对皇帝时,常常自称为“奴才”。实际上,汉人大臣是自称“臣”,而满人大臣是称呼自己为“奴才”。这一方面反映了满汉的族群差异,同时也是一种礼节上的表现。对于像张廷玉这样的汉臣来说,自称“奴才”不仅达不到仪式上的要求,还会引发一些误解。在历史上,称谓的使用是需要格外注意的。
结语
历史电视剧是人们了解历史的一种媒介,但是如果其中存在严重的历史错误会对观众的认识产生误导。在清宫剧中,存在的历史性错误不止以上所述,观众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也应该格外留意这些历史差异。
易码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、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易码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滇ICP备2023009294号-59